換床單,對我來說是一件困難的事。
目的其實很簡單:先把舊床單扯下,然後把床褥拉出來,再將乾淨的新床單舖上,最後把床褥塞回去便是。
要把床褥拉出來,因為床太小,房間也是,不可能在原位上把床單換好。
但你知道嗎?床褥很重的。
每次打算換床單,我都嘆一口氣,知道過程很辛苦,完全是體力勞動,而且空間太狹小,總是很費勁。
唯有每次都給自己說:上次你也是自己把床單換好的,這次你也行!
果然,我又完成任務了。
剛才把換上乾淨床單的床褥整整齊齊地推回床上那一刻,心裡出現一絲幸福的感覺:我做到了。
這種感覺近來並不陌生。有許多事,事前都覺得很難很難,不可能做到的,但結果,我還是完成了。
比如說開車。從前真的不相信每天可以開車上下班、去陌生的地方、經過中環紅隧銅鑼灣尖沙咀馬料水觀塘,但一次又一次,我還是做到了。我開車已一年,累積萬多兩萬公里,出入停車場,不再每次都刮花。嘿,你們猜不到吧。
又比如說游泳。學了十幾年游泳,都沒學會;父親、男朋友,都教過我,並且放棄了。但如今,我可以每天一口氣游二十個塘(標準泳池啊)。
還有管理。從不相信自己可以管理一個小小的團隊,我沒耐性,又有個性,怎可能做好管理工作?但一年半下來,這位子居然還是讓我坐穩了。我想,同事們應該還是工作得滿開心的吧?
寫到這裡,你以為我會說「為自己感到驕傲」之類的話嗎?不。
我知道,在克服每一件事的過程中,只要有一個出口,我都不會堅持下去,因為好辛苦。例如,若一年前有個人無端端說,讓我當你的司機,信我,我會立即把車匙交出來。
我之所以堅持下去,是因為冇得揀。沒有選擇,只能做,或不做。做的話,也別無所靠,唯有一次不放棄、兩次不放棄、三次不放棄...終於,我做到了。
我一點也不出色,只是沒放棄。僅此而已。
記得高中同學裡,有一位「數神」,每次我們有難題,老師解不到,都是她解出來的。
上課的最後一天,我們女校個個圍坐著「盡訴心中情」,這位「數神」忍不住哭著說,你們以為我好聰明,什麼題都會解,其實我每天在家練習百多二百條題目,花很長很長時間的。
如今回想,我終於明白她為什麼會哭。
下次見到別人成功好似好輕易,其實你信我,她只是沒放棄。
Monday, 13 May 2013
楊漢群:從遠足徑看香港軍事史
作者: 楊漢群 | 友善列印
(原載於2013年5月10日《成報》「海納百川」中的「橫眉青鋒」專欄。感謝作者投稿,及《成報》同意轉載。插圖為本報所加)
當我仍未踏足麥理浩徑時,一直以為它只是一條香港最有代表性的遠足徑,作用就是供市民郊遊。2007年走畢整條麥徑,再翻看其歷史,發覺殊不簡單。
1979年初,第25任港督麥理浩下令駐港英軍開闢此徑,只花了約九個月,當年的10月26日正式啟用。是年3月29日,即麥理浩徑落成前約七個月,麥理浩到北京會見鄧小平,得知中國一定會收回香港,香港問題正式出現。
麥 理浩徑的開闢和英國向中國「摸底」,差不多是同時進行。麥理浩徑啟用初期,主要用作訓練英軍。據說當時的英軍必須在24小時內走畢全程,最快的尼泊爾軍只 用了12小時多。1984年後,一切已成定局,麥理浩徑的民用性質才日益擴大。之後陸續開闢非軍事的衛奕信徑、鳳凰徑、港島徑,以及多條郊遊徑。
只 要我們拿麥理浩徑的地圖一看,再走畢全程,沿途細心觀察,就會發現麥理浩徑是有意識地將新界東西及九龍半島以北的各個制高點,包括西灣山、牛耳石山、雞公 山、馬鞍山、獅子山、大帽山等連成一線,即把新界切成兩半,而第五、六段更有二戰時留下的許多仍可使用的碉堡和軍事建設。麥理浩徑根本就是一條軍事防線。 防誰?當然是防中國。邊界是第一線、麥理浩徑是第二線、維港是第三線。英國當然不會輕易與中國開戰,但作兩手準備,可謂深謀遠慮。一旦形勢需要,或可拖延 數天,換取外交、撤僑、銷毀文件、轉移機密等的時間。不過,在此必須強調,以上只是我的觀察和推測,正確與否,須留待他日歷史解密。
要 了解香港,必須了解本地的軍事史,遠足徑絕對是上佳的教材。學校有鼓勵學生參觀海防博物館(前身為鯉魚門海軍基地,其軍營現為鯉魚門公園渡假村)及其他炮 台,大都只是看看大炮,拍拍照而已,從來沒有介紹英軍的整個防禦體系:維港東的鯉魚門海軍基地與九龍半島東的魔鬼山炮台(近衛奕信徑)互相配合(即《三國 演義》中常說的「互為犄角之勢」);維港西的昂船洲海軍基地與港島西的龍虎山炮台(近港島徑)互相配合。這個防禦體系主要是根據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情 況而建,故在1941年日本入侵時全無作用。學校的歷史科教師,帶學生參觀時,有多少會知道?又有多少會向學生講解?博物館內的解說又是怎樣?恐怕還是指 定動作:看看大炮,拍拍照。
香港的中西歷史課程,軍事史,尤其是戰術運用、部署等是被刻意迴避的,講解戰爭時只重前因後果,搏鬥的過程被刻意淡化。這對製造服從而愚昧的順民大有幫助。
本文刊於2013年5月10日《成報》「海納百川」中的「橫眉青鋒」專欄。《成報》同意轉載。
(原載於2013年5月10日《成報》「海納百川」中的「橫眉青鋒」專欄。感謝作者投稿,及《成報》同意轉載。插圖為本報所加)
當我仍未踏足麥理浩徑時,一直以為它只是一條香港最有代表性的遠足徑,作用就是供市民郊遊。2007年走畢整條麥徑,再翻看其歷史,發覺殊不簡單。
1979年初,第25任港督麥理浩下令駐港英軍開闢此徑,只花了約九個月,當年的10月26日正式啟用。是年3月29日,即麥理浩徑落成前約七個月,麥理浩到北京會見鄧小平,得知中國一定會收回香港,香港問題正式出現。
麥 理浩徑的開闢和英國向中國「摸底」,差不多是同時進行。麥理浩徑啟用初期,主要用作訓練英軍。據說當時的英軍必須在24小時內走畢全程,最快的尼泊爾軍只 用了12小時多。1984年後,一切已成定局,麥理浩徑的民用性質才日益擴大。之後陸續開闢非軍事的衛奕信徑、鳳凰徑、港島徑,以及多條郊遊徑。
只 要我們拿麥理浩徑的地圖一看,再走畢全程,沿途細心觀察,就會發現麥理浩徑是有意識地將新界東西及九龍半島以北的各個制高點,包括西灣山、牛耳石山、雞公 山、馬鞍山、獅子山、大帽山等連成一線,即把新界切成兩半,而第五、六段更有二戰時留下的許多仍可使用的碉堡和軍事建設。麥理浩徑根本就是一條軍事防線。 防誰?當然是防中國。邊界是第一線、麥理浩徑是第二線、維港是第三線。英國當然不會輕易與中國開戰,但作兩手準備,可謂深謀遠慮。一旦形勢需要,或可拖延 數天,換取外交、撤僑、銷毀文件、轉移機密等的時間。不過,在此必須強調,以上只是我的觀察和推測,正確與否,須留待他日歷史解密。
要 了解香港,必須了解本地的軍事史,遠足徑絕對是上佳的教材。學校有鼓勵學生參觀海防博物館(前身為鯉魚門海軍基地,其軍營現為鯉魚門公園渡假村)及其他炮 台,大都只是看看大炮,拍拍照而已,從來沒有介紹英軍的整個防禦體系:維港東的鯉魚門海軍基地與九龍半島東的魔鬼山炮台(近衛奕信徑)互相配合(即《三國 演義》中常說的「互為犄角之勢」);維港西的昂船洲海軍基地與港島西的龍虎山炮台(近港島徑)互相配合。這個防禦體系主要是根據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情 況而建,故在1941年日本入侵時全無作用。學校的歷史科教師,帶學生參觀時,有多少會知道?又有多少會向學生講解?博物館內的解說又是怎樣?恐怕還是指 定動作:看看大炮,拍拍照。
香港的中西歷史課程,軍事史,尤其是戰術運用、部署等是被刻意迴避的,講解戰爭時只重前因後果,搏鬥的過程被刻意淡化。這對製造服從而愚昧的順民大有幫助。
本文刊於2013年5月10日《成報》「海納百川」中的「橫眉青鋒」專欄。《成報》同意轉載。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