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餐廳食飯,朋友叫了一支價值一千大元的紅酒,舉杯暢飲,人人面露喜悅之色,朋友問酒是否好喝,對紅酒有點認識的你雖然覺得質素麻麻,但為免場面尷尬,於是連聲說好。
到藝術館,跟異姓朋友欣賞當代裝置藝術,雖然你看了半天都不知道那堆東西有甚麼意思,但為免顯得膚淺,也要讚嘆一番。
到電影院欣賞大師經典作品,雖然你悶到瞓着,但回到家中又在Facebook寫觀後感,將從影評讀過的觀點循環再用。朋友介紹甚麼世界名著,你痛不欲生的讀了一遍,不知所云,在公開場合又會豎起大拇指,稱許其文學價值。
這類大話,大家都講過不少吧?
將真正的喜好藏於心底,或只告訴最親近的人,在社交圈子則裝扮出相反或不在乎的態度,經濟學者稱之為捏造喜好(preference
falsification)。這套理論由經濟學者Timur Kuran於八十年代提出,在政治科學的領域很有影響,對理解香港今次的示威亦有幫助。
日常生活講講大話跟大隊,沒有甚麼大害,但到政治層面之上,卻會帶出意外的後果。在香港,政治冷感是普遍的行為(「我不懂政治」),不會引來奇異目光;開口埋口講錢講玩講飲講食,是廣受接受的港人風格。
相反,太有政治立場,對時事意見多多,會被視為「太認真」甚至「太偏激」,在社交圈子會不受歡迎。在極權國家,政治冷感更是自保的技巧,太有意見隨時惹禍上身。
於是,對個別政策以至政治制度有意見的市民,都只會藏於心底,谷埋谷埋。不過,當有社會運動出現(示威、暴動以至革命),表露政治立場不再是社交禁忌,平時捏造開喜好的人又會紛紛「出櫃」,積極支持或反對運動。當然,亦有人會積極過頭,如某公關和某經紀。
理論的推斷,是民意調查陷阱甚多,就算親身落場面對面訪問市民,也未必會問出真相來。社會運動的規模因此難以預測,事後孔明不難做,但事前先知就往往是斷估冇痛苦了。
過去一星期,大家發現身邊有幾多捏造喜好的例子?平時風花雪月,今次忽然黃絲帶,每隔一小時下筆千言做鍵盤戰士,甚至勇闖現場吸入催淚煙;平時是「沉默大多數」,至多講講股票,卻又戴上藍絲帶,全力支持警方強硬清場,怒斥外國勢力的亂港陰謀。
沒有學生帶起這場一發難以收拾的運動,大家可能不知道身邊千奇百怪的政見和價值觀,也不知道香港社會是如此撕裂。
港人現真身,揭露巨大的民意分歧。政府要化解還是利用分歧?這場示威運動對香港是禍是福?問題多多,但我相信港人短期內不會再將喜好藏於心底,不輕易get back into the closet。
作者為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