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3 June 2017

李怡:世道人生:有此今生,不盼來世

■土地改革,是中共建政前就開始在解放區發動的政治運動。
前兩天,看到大陸網頁的一篇文章,說:「本來是一篇專欄,沒能發出來,就這邊自己發了。」作者是青年作家李靜睿。題目是《土改中的中國作家》。文章從最近在大陸被查禁的方方的小說《軟埋》而談到為甚麼長期以來,中國作家對於中共建政前後席捲全國的暴力土改運動都缺了席。

中共建政以來政治運動不斷,幾乎各個階層,包括高中低層幹部,都遭到迫害。但是,有一個群體,就是地主群體,遭受迫害最早,時間最長,程度也最深。這群體不僅如大部份政治運動受害者一樣沒有得到平反和補償,甚至沒有人提及。

土地改革,是中共建政前就開始在解放區發動的政治運動。土改消滅了中國農村的精英階層,摧毀了中國農村的倫理和文化傳統。土改表面上是為實現「耕者有其田」,但同樣的目標,台灣在1953年就用徵收和補償地主超額土地的方式實現,但中共則採取發動貧下中農民殘酷鬥爭和虐殺地主的暴力方式實現。而其後沒有幾年又搞合作化運動,等於把所有農民分得的土地劃歸中共政權所有。

「軟埋」的意思就是不入棺槨直接被泥土埋葬,小說女主人翁在土改中,娘家人被殺,婆家集體自殺和軟埋,變故後她失去記憶。作者方方說:「一個活着的人,以決絕的心態屏蔽過去,封存來處,放棄往事,拒絕記憶,無論是下意識,還是有意識,都是被時間在軟埋。」

李靜睿在文章中提到四川宜賓李庄,抗戰時文化機構西遷,同濟大學等文化學術機構都曾暫住這個3,000人的小村莊,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等名人雲集,當時的李庄鄉紳們幾乎是以舉家之力幫助他們,現在李庄同濟大學舊址一進門,就是當地最著名的鄉紳羅南陔發出的電文:「同大遷川,李庄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給」。

中共建政後土改,羅南陔死於萬人公審大會,而召開大會的地點,正是當年他為同濟大學提供的運動場,據《李庄鄉紳的下場》的敍述,「當地農民被發動起來參加大會,每人手持一根木棒,不斷振臂高呼口號,現場群情激憤,聲嘶力竭。按大會最先的計劃,由手持木棒的農民排成所謂『水火巷』,當羅南陔等三人被解押着從巷中通過時,兩邊亂棒齊下,先打得他們皮開肉綻,血肉橫飛,生不如死,要讓他們受盡折磨之後再行處決,最後還要點天燈曝屍三天。」

近70年過去,沒有人再提起羅南陔從抗戰到土改的經歷。地主鄉紳和千萬受難者的命運就像《軟埋》中的一段所記:「公公為躲避批鬥中受辱,帶領全家自殺,婆婆哭着說『我不要軟埋,軟埋了就不會有來世』,公公說:『你還想來世?你還來這世上做甚麼?』」

中共查禁了《軟埋》,並有文章批判作者方方為土改翻案,還扯到港獨,指香港學生「作為中國人,幾乎從沒有接受過中國歷史、中國近代史的教育」。

是呀,香港學生需要知道的,就是這些既有此今生也就不盼來世的軟埋歷史。


周一至周五刊出
李怡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